你的位置:网上配资股票_网上配资炒股_网上股票杠杆 > 网上配资炒股 > 炒股杠杆平台哪家好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沈颖:以枢纽“引力”激活经济发展动力|广州两会
发布日期:2025-04-20 00:22 点击次数:93
炒股杠杆平台哪家好
▲点击进入专题关注更多资讯
2月20日,广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广州市市长孙志洋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到,过去一年,广州着力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交通强市建设取得新突破,并为今年的广州交通领域发展制定了新的目标,指明了新的奋斗方向。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沈颖表示,聚焦广州市委市政府“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的工作要求,新的一年,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将全面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以“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为主线,在路网规划、行业管理、重大项目、服务保障、行业安全等方面持续发力,在更好地服务和支撑广州高质量发展上走前列、挑大梁、作贡献。
“拼经济”:巩固提升广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能级
在过去的2024年,广州市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去年增速达到12.7%,全市客运量保持较快增长、货运量稳步提升、投资计划圆满完成。
2024年,航空、铁路客运量同比分别增长15.3%、11.1%,连续4年快递业务量突破百亿件,交通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1000亿元。
在这一年里,广州市印发实施了《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全市新增高速公路34公里、新增地铁52.3公里,全市高快速路里程保持全省第一、全国前列水平,市域城际轨道和地铁运营里程突破800公里。
新的一年,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将进一步发挥好交通有效投资对于经济的带动作用。今年,我们将统筹在全市推进超过500个道路、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奋力实现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300公里,城际轨道、地铁运营里程超过1000公里的目标。
其次,将进一步巩固提升广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能级。我们计划新开工广州东至新塘五六线、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等项目,建成海珠湾隧道、增天高速、广园路下塘西路立交大修工程、广湛高铁、地铁十号线等一批项目。进一步强化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互联互通,加力支撑南沙、东部中心、活力创新轴、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等重点功能片区和产业平台建设,做好城中村改造配套道路建设。
同时,优化营商环境和培育现代交通产业体系。稳步实施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继续推进东部公铁联运枢纽、白云机场、南沙港等物流枢纽建设及多式联运产业发展。大力开展广州市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加快各类暖企服务措施落地实施。深入开展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试点,实施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走出去”战略,增强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以有效投资拉动、技术创新带动交通装备制造及运维产业发展。
此外,我们将继续做好重大交通运输保障工作,通过协调铁路、民航部门强化运力统筹,加开地铁班次、延长公交营运时间等系列措施,做好重大节假日、重要活动期间的旅客出行保障。
“保安全”:严守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底线和红线
安全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底线和红线,2025年,广州市交通运输局聚焦“道路运输、建设工程、道路管养”三大领域,将以三十条“硬措施”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全面提升安全监管效能。
在道路运输方面,突出抓“人、车、企”三方面日常监管。
“人”方面,对重点从业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特别强化事故警示教育和驾驶员防御性驾驶培训。
“车”方面,深化“两客一危一重”智能监管系统应用,重点营运车辆实行24小时动态监控,自动智能识别疲劳驾驶、超速等风险行为并及时推送警示信息;推广重型货车“右转必停”、车辆广角后视镜、转弯声光报警等应用,降低货车与电动自行车、行人等碰撞风险。
“企”方面,对重点企业法人全覆盖培训,开展运输企业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对安全制度不落实、隐患整改不到位的企业实行停业整顿、向社会公示。
在建设工程方面,采取“设备整治、智慧监测”双管齐下抓监管。
一方面,开展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专项整治行动,从设备进场检查、施工使用、后期的维护保养等关键环节严格监管,防止出现机械设备不稳翻倒等危险情况。
另一方面,推行“智慧工地”管理模式,通过视频监控、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深基坑、高边坡等高风险作业面,抓拍违规行为并通报整改。
在道路管养方面,既抓重点道路隐患排查整改,又抓道路设施完善。我们会同公安交警部门以及交通行业专家,逐一对事故多发的挂牌督办路段现场“会诊”,“一路一策”“一点一策”开药方。
今年将组织建设集监测、预警和辅助调度指挥于一体的道路基础设施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形成“定期体检—实时监测—动态评估—主动预防—及时响应”的全链条风险管理体系。在不影响机动车通行的前提下压缩机动车道宽度、减少机动车道数量、利用人行道富裕空间等多种方式,持续推进既有道路非机动车道改造提升工作,为市民提供更为便捷的非机动车交通出行条件。
“办全运”:交通运输“硬设施”“软服务”双保障
“办全运”是展现广州形象、体现广州实力、提升广州热度的重要机遇,我们将坚持“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理念,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做好广州赛区的交通运输保障工作。
在提升赛事交通保障“硬设施”上,去年,广州已建成开通湾区首条环线地铁11号线,串起现有地铁线路。2025年还将开通1条高铁、4条(段)城际铁路、5条(6段)地铁,继续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同时加快建成海珠湾隧道、五山路与广园路立交工程等项目,优化立体交通网络。此外,我们已启动了3批次共60个道路品质提升项目,从路面、设施、路域环境等方面着力打造优质赛事保障通道,让参赛、观赛人员以及市民游客出行更便捷。
在保障赛事期间各类出行需求“软服务”上,我们组织开展了城市公共交通优化研究,启动了各类群体运输服务保障研究等前期工作,接下来将结合赛事安排,优化比赛场馆、商圈、景区等区域公交线路和站点,完善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衔接;通过开设临时公交专线、延长地铁运营时间、加强热门区域出租车运力调度等措施,保障赛事期间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同时,优选驾驶员和车辆、优化运行调度,打造一流的保障团队,为参赛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记者及各类嘉宾提供安全高效、绿色温馨的交通服务。
“提品质”:让市民出行更绿色、更智能
广州作为具有2000多万人的超大城市,交通品质提升是系统性工程,我们将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实现数智化、绿色化,提升市民出行品质。
从服务市民舒心出行出发,精准高效组织运输。今年春运,我们整合了铁路、民航、公路和城市交通等不同交通方式客流数据,结合到发班次和客流强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地面交通疏运调度。接下来还将针对爆发性客流场景,例如广州南站、白云机场等综合交通枢纽在重大节假日客流突增的情况,利用视频识别技术进行智能研判、实时动态分析周边运力、微观信息推送调配,提高交通运输组织的精准度和服务水平。
从服务市民安心出行出发,改善提升营运环境。近年来我们持续探索推进人车企安全画像和营运数据精细分析,成效比较显著,广州在全省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考核中保持前列。接下来,我们将利用大数据分析、视频AI智能化、卫星定位复盘等技术进一步提升行业监管水平,开展专项整治、规范市场秩序,守护市民出行安全。
从服务市民顺心出行出发,“用绣花功夫”实施道路管养。针对人行道铺装不平整、局部破损,非机动车道不顺畅,盲道不连续等问题持续组织整改,用“绣花功夫”做好道路品质的精细化提升,强化占道施工的统筹性、计划性,在保障必要施工项目的同时,减少对城市运作和公众生活的影响。开展重点区域、通道标志标识规范化更新工作,增强城市重要功能区、发展平台区和城市重要文旅景区等城市核心要素的交通标志指引,提升广州城市形象。
从服务市民绿色出行出发,推进交通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统筹信息化绿色化技术创新应用,有序地开展交通“双碳”工作,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营运车辆,加强交通能源资源节约利用。扎实落实国家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项目年度建设任务,推进交通运输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
“撑产业”:拓展自动驾驶、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为落实广州关于“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立足行业实际,积极推动自动驾驶、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拓展等新经济工作。
在自动驾驶方面,我们积极参与完成《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条例》立法,确立“分级分类管理+动态风险评估”制度框架,出台9份政策文件、发布配套实施技术管理规则8项、团体标准3项。形成覆盖“研发—测试—运营”全周期的管理和标准体系,争当全国自动驾驶治理示范标杆。
争取国家支持,成功获批交通运输部、工信部智能、国家发改委等国家部委有关自动驾驶不同项目的试点示范项目与政策,为广州发展自动驾驶产业创造更好的环境。已建成全国最大规模测试基地群,开放测试道路约2500公里,划定示范运营区域约3200平方公里。累计完成自动驾驶测试里程4200万公里。在示范的规模、类型、范围等方面居于全国前列。此外,支持广州本地自动驾驶企业海外上市,有两家企业分别在瑞士、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参与无人驾驶车辆测试与运营服务,本地自动驾驶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走向全球。
接下来,还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区政府进一步有序推动自动驾驶示范应用的规模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交通运输业深度融合,探索交通运输发展新模式,促进自动驾驶尽快形成生产力和产业化落地。
在鼓励发展低空经济方面,积极探索广州市低空经济运营场景商业化新模式,拓展低空载人、载物应用场景。
其中低空载人方面,开通广州到香港、深圳,白云机场至海心沙等跨境、城际、市内低空直升机航线;利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成功试飞“广州塔—海心沙—天德广场”航线;开通增城区白水寨直升机观光游览航线,截至目前累计飞行超过1.2万架次;此外,谋划多条低空观光旅游航线。
在物流配送方面,面向医学检测样本配送、海鲜配送、外卖配送、跨境物品运输、文件运输、邮政快件运输等场景,谋划开通了14条物流配送航线。
2025年,我们将按照“先物流后人流、先山水后陆地、先专业后公共”的原则,继续加大成熟场景的规模推广力度,以应用牵引带动低空新质生产力发展,包括:进一步摸查市场需求,推进应用场景落地;出台相关配套支撑措施,支持企业持续发展;加快推进低空物流配送场景拓展,稳妥有序推进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在文旅观光、短距离交通接驳等方面的应用和实践。
采写:南方+记者 郑慧梓 通讯员 穗交通宣
设计:钟冠婷
Powered by 网上配资股票_网上配资炒股_网上股票杠杆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